找到相关内容236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郑振煌教授弘法记

    自净其意。自净其意也就是要有平等心,平等心即前面所说追求自由平等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不二法门,这个就是自净其意,也就是存着这同时社会次序安定的原动力,这就是佛教讲的伦理道德。佛教的伦理道德不只是讲忍辱的...

    陈秋燕 笔录 黄严瑞校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765773.html
  • 早期佛儒孝道观的比较研究

     颇有众生好喜布施、修戒、忍辱、精进、三昧、演散经义,持八  关斋者,具分别之。设无众生孝顺父母、沙门、婆罗门及尊长  者,是时辅臣白四天王: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、沙门、道  士,行四等心,慈愍...

    广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565819.html
  •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——以马祖一系为考察中心

    中  有千茎大莲华,王其第四禅。观见此瑞,递相谓日: “今此世界若  成, 当有一千贤人出现于世。”是故,此时名为贤劫。准《因果经》  云:“释迦如来未成佛时,为大菩萨,名曰善慧,亦名忍辱。...

    张 勇(张子开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565935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5)

      九 堤婆逢多的白立   佛从忍辱无诤中,克服了内讧外患,木可顺利的继续做其度生的工作,但想不到在佛七十二岁的那年,突然发生了提婆达多脱离僧团自立的大事,不能不说是天大的大事。由于这件大事的发生,僧团固然受到极大的震撼,就是社会以及国家,亦都受到相当的困扰,因而有予以详为说明的必要。   提婆达多是白饭王的儿子,与阿难陀为同胞的兄弟,亦是佛陀的从弟,在释尊少年受学时期,曾与释尊角力过一次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465958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2)

    。指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径。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。包括:布施(檀那)、持戒(尸罗)、忍辱(檀提)、精进(毗梨耶)、禅定(禅那)、智慧(般若)。  菩萨修六度法门,一方面仍是自度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065969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回顾与前瞻——读星云大师(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)有感

    昙曜、灵裕、那连提黎耶舍、宦监、寰中在法难期间,忍辱藏身,以待来时……等,来厘清一般人将“兰若比丘”与“人间比斤”一分为二的...

    古仁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4666163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丛林制度漫谈

    ,烦恼以忍辱为菩提,是非以不辩为解脱,留众以老成为真情,执事以尽力为有功,语言以减少为直截,长幼以慈和为进德,学门以勤习为入门,因果以明白为无过,老死以无常为警策,佛事以精严为切实,待客以至诚为供养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466288.html
  • 毛泽东与佛教

    的革命领袖,但终其一生致力于救护焭独孤苦与探寻人类大同之路,这又与佛教强调忍辱不争、化解一切仇恨的主张,倒有几分内在的沟通与契合。  一九一九年,毛母病故,在长沙任教职的毛泽东时年二十六岁,母亲的去世...

    满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4366501.html
  • 茅蓬札记第三辑 圆因法师著

    好生   茹素虽佛氏教也,好生非上天意乎。   81.暴殄天物则祸生   暴殄天物者,必有祸生;   轻贱五谷者,多遭雷击。   《莲池大师全集》   82.知足与忍辱   能知足者,天...

    圆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1166528.html
  • 无诤与圆融——《维摩诘经》的核心义理对宗教对话的贡献

    志。  若在长者,长者中尊,为说胜法。若在居士,居士中尊,断其贪著。若在刹利,刹利中尊,教以忍辱。若在婆罗门,婆罗门中尊,除其我慢。若在大臣,大臣中尊,教以正法。若在王子,王子中尊,示以忠孝。若在内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966653.html